太阳集团-www.2138.cn|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专题 >> 正文
招生专题
招生专题
2020年线粒体生物医学研究所生物学专业研究生招生宣传
发布日期: 2020-07-14 来源: 浏览次数:

研究所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线粒体生物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itochondrial Biology and Medicine, IMBM)创立于20091月,是西安交大生物学专业的核心机构,研究方向涵盖生物学科下属的主要二级学科, 包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理学,遗传与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物理等。研究所既致力于探索衰老及重大慢病的生物学基本规律的基础研究 同时针对重大慢病的临床需求,开发具有重大社会与经济效益的预防及治疗的营养品与药物。

线粒体是生物细胞中负责能量供给、调控细胞存亡的重要细胞器。病理或应激条件下,线粒体氧化损伤、动态变化、能量代谢障碍是衰老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等相关疾病的发生的关键因素。研究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从探索该类疾病的线粒体机制入手,揭示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与线粒体代谢障碍、功能紊乱、动态变化等方面的调控机制,寻找疾病防治中药物/营养素作用的线粒体特异性靶点,探索和发掘能够相对靶向作用于线粒体相关代谢及调节通路的药物/营养素,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线粒体损伤及相关疾病。

研究所由线粒体领域知名专家刘健康教授创立,近十年来,他带领团队在国际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引用10000余次,申请专利20余项,承担国家973863、十二-五、十三-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0余项。建立了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团队, 拥有教授9名,副教授5名,助理教授8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线粒体生物医学学科方向,在衰老、应激、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的线粒体机制及靶向防治等领域,已经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另外,团队与瑞士雀巢公司和帝斯曼公司、美国安利公司、法国梅里埃研究院、日本TAA公司等国际公司及陕西三八妇乐集团、小天使集团、中秦汇融集团等国内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了优势突出的应用转化研究。

研究所拥有国际一流的线粒体生物学与医学研究平台,活跃在国际和国内线粒体和自由基医学等领域。近年来主办线粒体生物医学国际研讨会暨2011中国线粒体会议(2011年),合作主办第九届亚洲暨第五届中国线粒体国际会议(2012年),合作主办第五届“国际营养、运动与衰老、肥胖和癌症”学术会议(2014年),主办Douglas C. Wallace 线粒体表观与遗传学信息科学研究所成立暨线粒体生物学与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5年)和国际神经退行性疾病研讨会暨第43届日本脑科学年会(2016年),合作主办EMBO(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在中国首次举办的国际学术论坛:线粒体质量调控(2017年),主办第8届亚洲自由基暨第14届线粒体生物医学国际会议(2017年);主办第七届全国衰老与抗衰老学术会议及国际论坛(2019年)、第六届氢分子生物医学学术会议(2019年)等重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研究所主持编写了国内首部线粒体专著《线粒体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和《靶向线粒体防治人类重大疾病》丛书,共10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预计2020年底出版),该丛书已入选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出版图书并获“陕西省出版基金”及“国家出版基金”的重点资助。

 

学生培养:

总体情况

研究所成立以来,累计培养博士毕业生26名,硕士毕业生19名,目前在读博士生42人、硕士研究生20人。

获奖情况

5年来,在团队各位老师的悉心培育和指导下,研究生培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位同学被评为“优秀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此外,团队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和校企合作项目,多位同学荣获“青年研究者奖”、 “雀巢优秀学生奖”等奖项。

国际交流

团队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等世界顶级高校深入合作,长期选派优秀博士生赴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外国专家来校讲学或团队研究生出国开会等国际交流频繁。

就业情况

5年来,毕业研究生主要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瑞士洛桑联合理工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美国西南医学中心,以及华大基因等高校、研究所和企业继续深造或工作,培养的学生活跃在世界各地的生命科学相关研究院所。

 

 

团队介绍:

刘健康  教授(博士生导师,团队学术带头人)

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院长, 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陕西省营养与健康工程中心主任,线粒体研究所所长,西安交通大学领军学者。连续7年入选(2014-2020年度)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及2019年全球前10万名科学家(1.5% Top Scientists)榜单。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化学专业理学士学位,1994年获得日本岗山大学医学部神经科学专业博士学位。1994-199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分子细胞生物系作博士后研究;1997-2008年先后在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美国儿童医院奥克兰研究所,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美国肯塔基大学医学院任职。另外2003-2008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及营养与衰老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组组长。 20089月起任西安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亚洲线粒体研究与医学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线粒体研究与医学学会理事及候任会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自由基生物与医学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活性氧生物学效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陕西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陕西省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粮油学会粮油营养分会理事,中国老年学会抗衰老科学委员会理事,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与空间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应激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及西安市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欧美同学会)副会长,西安交大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美国加州活性氧研究学会(Oxygen Club of California)顾问。另兼任 Nutritional Nueroscience Current Topics in Nutraceutical Research杂志副主编,《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及Antioxidants & Redox SignalingMitochondrion10个国际杂志编委。承担了科技部 973 课题,十二五规划课题,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和多项面上项目,在生物学领域的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200 余篇。主要研究方向:营养、应激、运动等对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在分子细胞生物学水平上的调控研究,重点研究自由基生物学与线粒体代谢机制。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j.liu@xjtu.edu.cn

个人主页:http://gr.xjtu.edu.cn/web/j.liu

 

龙建纲  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命学院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线粒体生物医学研究所副所长。1996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2006年获第二军医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20062009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及亚利桑那州 Sun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作博士后研究。20095月加入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线粒体生物医学研究所。曾入选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王宽诚育才奖。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在J Neurosci, AgeFree Radic Biol Med等国际、国内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参编线粒体医学方面的首部专著《线粒体医学与健康》。获陕西省高等院校科技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二等奖1项。研究方向:1. 衰老及相关疾病发生中的线粒体退变与修复机制;2. 线粒体营养与药物。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jglong@xjtu.edu.cn

个人主页:http://gr.xjtu.edu.cn/web/jglong

 

冯智辉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2012年获得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2012年加入西安交通大学线粒体生物医学研究所,2016年通过西安交通大学 “青年拔尖人才计划(A类)”。担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专业委员、脂代谢分会专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氧化还原信号与线粒体代谢参与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老年性视网膜黄斑病变、认知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等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与此同时以线粒体为靶点探索有效的营养素及药物,通过调控线粒体代谢从而实现疾病的有效防治。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及企业联合研发项目8项。目前已经在专业领域的国际学术期刊PNAS, Diabetologia, Antioxidant Redox Signaling, 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 Cell Death Differentiation等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8篇,被引1500余次。申请专利2项,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各一项。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zhfeng@xjtu.edu.cn

个人主页:http://gr.xjtu.edu.cn/web/zhfeng

 

刘华东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先后在加拿大威士敦大学和安大略省癌症研究所工作。2015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A类)。 现任陕西省欧美同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起源与进化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线粒体医学“十三五”丛书编委。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校及企业联合研发项目6项。一直进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与疾病的关系研究,在Molecular CellPNASNature Chemical Biology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领域及蛋白质相互作用领域高水平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1,激酶组活性检测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应用。2,蛋白质动态互作组的质谱鉴定及应用。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huadongliu@xjtu.edu.cn

个人主页:http://gr.xjtu.edu.cn/web/huadongliu

 

王昌河  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A类),线粒体生物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三完成人),生物物理学最高荣誉贝时璋青年生物物理学家奖。四川大学创新班学院获生物科学学士学位,四川大学生命学院获动物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获生理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北大清华生命科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担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神经生物物理分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生理学会老龄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衰老与抗衰老科学委员会委员,CAMPUS Asia Project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神经修复学会精准治疗分会委员,Neuroscience Bulletin青年编委。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SCI)论文32篇,累计影响因子~232;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euronNat CommunPNASEMBO RepJ Cell BiolSci SignalNeuroscientist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6篇(1TOP期刊10篇),其中,3篇为封面文章,2篇被期刊特别推荐,3F1000特别推荐,4篇被Nat Rev NeurosciScienceJ Cell BiolMov Disord专题评论。受邀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负责《胞吐》、《胞吞》和《胞饮》三个条目的撰写工作。研究方向:1. 神经分泌与囊泡循环的调控机制;2. 突触传递与突触可塑性的调控机制;3. 分泌相关神经疾病(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成瘾、痛)的病理机制。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changhewang@xjtu.edu.cn

个人主页:http://gr.xjtu.edu.cn/web/changhewang

 

丁健  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A类)。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2010年起在美国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晋升为哈佛医学院Instructor2016年被遴选为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 T32 Fellow。从事科研工作以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GeneticsCirculation ResearchGenetics Free Radical Research等知名期刊发表多篇文章。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在研)、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研)。研究方向:1. 线粒体与肌肉(心肌、骨骼肌)生理病理;2. 脂肪酸代谢调控。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jianding@xjtu.edu.cn

个人主页:http://gr.xjtu.edu.cn/web/jianding

 

 

卢晓云  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医学学士学位,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获生物学博士学位,意大利都灵大学分子生物技术中心博士后。亚洲与大洋洲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联合会2019“教育奖”获得者,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生物电工专委会委员,陕西省微生物学会委员。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分子生物学——原理与技术》负责人。多次获得全国高校微课教学竞赛、中国生物化学于分子生物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微课竞赛奖励和西安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王宽诚育才奖等荣誉称号。20182019年作为首席PI指导西交本科生团队连续两年参加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合成生物学国际顶级赛事)并获得金奖。指导学生获得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腾飞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国运交大创业项目奖励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省部级及其他合作项目十余项,研究经费500 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50 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6 项,已授权2 项,主编教材1部。研究方向:1. 生物可降解PHA材料的合成生物学及医药应用研究;2. 神经细胞功能调控;3. 电磁生物效应及生物安全研究。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luxy05@xjtu.edu.cn

个人主页:http://gr.xjtu.edu.cn/web/luxy05

 

张雅利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13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营养分子研究所进行为期1年的合作研究。长期从事营养学、糖生物学、天然产物功能性评价及活性机制研究等相关领域研究。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完成人)1项;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在Carbohydrate PolymersFood ChemistryFood & Function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30多篇。20188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参加了“一流学科建设中基础课、核心课骨干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及教学能力培训”的项目培训,具有20多年教学和科研经历。主持教改类项目3项,或“十三五规划教材”支持,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2部,出版学术专著及科普读物10余部。研究方向:1. 营养学;2. 糖生物学;3. 天然产物活性机制研究及开发利用。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yarlee@163.com

个人主页:http://gr.xjtu.edu.cn/web/yar.lee

 

张晓慧  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安交通大学 “青年拔尖人才计划(A类)”。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硕士毕业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毕业于美国塔夫茨大学,2009-201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健康科学与技术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担任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再生医学转化学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力保存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Nanobiomedicine 期刊编委。长期从事功能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微纳生物制造和柔性电子与生物传感等相关领域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联合研发等项目,研究经费480余万元。 Adv Funct MaterBiomaterials, NPG-Asia Material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 SCI 论文50 余篇,总引用超 4200 , H 因子28, 引用过百论文13 篇。授权发明专利 8  (国际2项,美国3项,欧洲1项,日本1项,中国1)5 项为第一发明人。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侨界贡献(创新团队)奖1项。研究方向:1. 功能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2. 微纳生物制造;3. 柔性电子与生物传感。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xiaohuizhang@xjtu.edu.cn

个人主页:http://gr.xjtu.edu.cn/web/xiaohuizhang

 

谢文俊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2010-2015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被引用近2000次。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1项。研究方向:心血管细胞钙信号转导。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xiewenjun@xjtu.edu.cn

个人主页:http://gr.xjtu.edu.cn/web/xiewenjun

 

成瀛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和费城儿童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在太阳集团-www.2138.cn|官方网站任副教授。长期从事代谢综合征和血液肿瘤的基础研究。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Diabetes, Molecular Endocrin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目前发表SCI论文十余篇,被引用450余次。曾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美国心脏学会优秀科研奖等国内外奖项。研究方向:1. 中枢神经系统对复杂代谢疾病调控的研究;2. 造血干细胞和血液肿瘤的研究。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yingcheng@xjtu.edu.cn

个人主页:http://gr.xjtu.edu.cn/web/yingcheng

 

许丹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本硕连读班,过去十年在先后三次在英国、美国及法国著名高校和研究所学习进修工作四年。主要研究领域为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已在Immunity等微生物及免疫领域顶级国际期刊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担任微生物领域老牌SCI期刊Current Microbiology编委,曾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研究方向: 1. 肠道致病菌与宿主免疫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制;2. 肠道微生物群组与肠道稳态及其在对抗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dan.xu@xjtu.edu.cn

个人主页:http://gr.xjtu.edu.cn/web/dan.xu

 

赵琳  副教授 学术型硕士导师及专业学位硕士导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班(本硕连读),曾获中国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支持在美国耶鲁大学学习两年。现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专业青年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企业横向合作项目2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项;参与国家“973”项目子课题、科技部重大专项培育计划项目、重大企业横向合作项目等多项工作。已在领域内重要国际期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参与授权专利2项;分别作为主编、副主编及编委参编书目3项(均已出版)。赵琳博士主要致力于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调控线粒体稳态的角度探索环境营养因素调控衰老及代谢相关疾病发生过程的生物学机制;并以营养因素靶向干预为策略,通过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细胞和动物水平筛选基于天然生物活性分子的线粒体营养素;以期为相关疾病寻找潜在防治新靶点及提供营养学干预依据;此外还关注功能营养食品的转化及产业化工作。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zhaolin2015@xjtu.edu.cn

个人主页:http://gr.xjtu.edu.cn/web/zhaolin2015

 

谭丹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9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工程学士学位,2014年获清华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2016-2018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交流。研究领域1:合成生物学 (Synthetic Biology):以嗜盐微生物为对象,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高效合成生物材料、生物基化学品、手性天然药物等;研究领域2: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及关键酶挖掘与研究 (Biosynthesis of Natural Products )。基于以上研究,开发了基于嗜盐菌的无灭菌海水发酵方式低成本生产可降解材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其合作者以此建立了蓝晶(BluePha)生物公司(一家提供各类环保可降解材料及合成生物学平台的公司)。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专项子课题1项,以及其他国家及省部级项目6项,在JACS, Metab Eng, Bioresour Technol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20182019年作为指导教师之一带领西交本科生团队连续两年参加iGEM大赛(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合成生物学国际顶级赛事)获得金奖。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tandan@xjtu.edu.cn

个人主页:http://gr.xjtu.edu.cn/web/tandan

 

曹可  助理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陕西省生物化学学会和细胞生物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代谢综合征的线粒体机制探索,在Free Radical Biology & Medicine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SCI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5篇,参与发明专利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caoke@stu.xjtu.edu.cn

 

鲁卓阳  助理教授

本科和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期间研究神经突触蛋白三维结构,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陕西省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和陕西省博士后基金,已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论文6篇。研究方向:1,冷冻电镜结构细胞生物学;2,原位生物大分子动态成像技术。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luzhuoyang@gmail.com

 

 

彭韵桦  助理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学士,西安交通大学、哈佛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方向:1. 糖脂代谢紊乱对阿尔茨海默病及其相关疾病的影响及调控机制;2. 糖酵解参调控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y.peng@xjtu.edu.cn

 

高静  助理教授

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师从导师刘健康教授,从细胞中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角度研究衰老及代谢性疾病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线粒体营养素在延缓衰老和防治疾病中的作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骨代谢和骨质疏松症为主要研究方向,着重探索成骨分化过程中线粒体的结构功能变化、氧化还原状态及其分子调控机制,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上发表了三篇学术论文。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gaojing005@163.com

 

许洁  助理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学士、博士。 研究方向:代谢相关疾病的线粒体调控机制及线粒体营养素的功能研究。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xujie0322@foxmail.com

 

宋茜  助理教授

20129月至20187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神经和疾病研究中心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师从导师卓敏教授,从分子角度研究前扣带回皮层中慢性疼痛调节的分子调控机制。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围绕前扣带回皮层的神经环路在慢性疼痛中的调节作用开展研究,针对慢性疼痛突触可塑性的相关研究方向有着较为深入地钻研,并在国际和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国际一流期刊9篇,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Neuroscience Molecular Pain和和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上发表了四篇学术论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sqyz3000@sina.com

 

韩戍君,助理教授

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期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进行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Frontiers in Oncology国际期刊上发表两篇学术论文。2019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批特别资助(站前)和第6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研究方向主要为肿瘤细胞耐药性机制研究。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shujunhan456351@stu.xjtu.edu.cn

 

时乐  助理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期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联合培养。2019年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作为第一作者在Neurobiology of AgingCell Biology International发表SCI收录期刊2篇,作为合作作者,发表SCI收录期刊5篇,多次参与国际及国内学术会议。目前主要从事阿尔茨海默病及肿瘤中线粒体代谢变化及机制的研究,为衰老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201411月,荣获“第五届NAPA国际会议”Young Investigator Award。2016-2018年,获得公派留学奖学金。2018年,荣获“陕西省第四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shile@outlook.com

 

 

校企合作:

线粒体生物医学研究所多年来一直与生物医药及大健康领域的国内外企业保持密切合作,如帝斯曼、雀巢、安利、中粮集团、三八妇乐集团、小天使集团、中秦汇融等公司。这些合作一方面让实验室的一手研究发现及时得到转化应用,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的研究内容更加贴近实际。

 

招生要求:

热烈欢迎生物学相关专业优秀本科学生报考我们,有意者请于崔莉老师联系:cuilitjpu@163.com,或直接与您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的老师联系。更多信息请登录网页浏览:http://gr.xjtu.edu.cn/web/j.liu

©版权所有:太阳集团-www.2138.cn|官方网站技术支持: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XML 地图